檢察風采
王敏獲評10月份“中國好人”
時間:2021-11-22  作者:  新聞來源: 【字號: | |

  日前,中央文明辦發(fā)布2021年10月份“中國好人榜”,全國模范檢察官、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檢察院原黨組成員、副檢察長王敏當選敬業(yè)奉獻類“中國好人”! 

  迄今為止,安徽省檢察機關(guān)共有7位“中國好人”,另外6位分別是全國模范檢察官、蚌埠市檢察院原民行處副處長吳群,淮南市八公山區(qū)檢察院檢察長岳德全,阜陽市太和縣檢察院原副檢察長苗勇,全國模范檢察官、安徽援藏檢察官、宣城市檢察院原副檢察長周會明,宿州市埇橋區(qū)檢察院退休干部盧湘君,馬鞍山市含山縣檢察院檢察官湯玉和。 

  讓我們一起來重溫 

  “中國好人”王敏的感人事跡!

   

  王敏,男,1968年4月出生,中共黨員,生前任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檢察院黨組成員、副檢察長。2021年6月19日,王敏加班期間突發(fā)疾病,于6月28日因公殉職。逝世后,家人遵從其遺愿捐獻了眼角膜。從檢33年,王敏辦理近2000件案件,無一起錯案、無一起超期羈押、無一起涉檢信訪,在平凡的崗位上抒寫了“人民檢察為人民”的感人篇章。2021年9月,中共安徽省委追授王敏“安徽省優(yōu)秀共產(chǎn)黨員”“人民滿意的公務員”稱號;2021年7月,王敏獲評全國“平安英雄”、當選“安徽好人”。 

  一片丹心鑄檢魂 

  認真、負責、仔細、任勞任怨……在舒城縣法律人圈子里,提及王敏,這些關(guān)鍵詞便縈繞在大家耳邊。2011年,王敏主辦了六安市一起影響惡劣的涉黑案件——何氏兄弟涉黑案。因證據(jù)難以查實,案件背后的關(guān)系錯綜復雜,在10個月的辦案時間里,王敏幾乎以辦公室為家。幾十本證據(jù)材料,大約19840頁卷宗,王敏在1個月內(nèi)形成了9萬余字的審查報告,制作了上百頁的庭審預案。最終,26名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嚴懲。 

  凡是黑惡一個不放過,不是黑惡一個不湊數(shù)。在從檢的三十多年,王敏不僅屢辦大案、要案,群眾身邊的“小”案,他也一絲不茍,精益求精。在王敏的辦公室里,有一本厚厚的《刑事辦案一書通》,書里有王敏寫下的密密麻麻的筆記,還夾著不少他從《檢察日報》上剪下來的典型案例。他獨創(chuàng)圖表式梳理犯罪指控事實證據(jù),精準指控每一起犯罪事實,換來了群眾的一聲聲感謝和一面面錦旗。 

  甘為人梯傳薪火 

  辦案經(jīng)驗豐富扎實又肯努力鉆研業(yè)務,有著過硬專業(yè)技能的王敏,在同事眼中,不僅是領(lǐng)導,更是大家的“王老師”、法律“活字典”。王敏常告訴年輕人:“對待任何一個案件都不能馬虎,要知道,我們辦的一個普通案件,對于當事人來說,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?!闭沁@樣一絲不茍、以身作則的職業(yè)精神,深深感染和激勵了很多年輕人。在年輕干警的心里,王敏就是一顆“定心丸”,他不僅對自己高要求,更以匠人之心傳承檢察薪火,積極發(fā)揮“傳、幫、帶”作用,主動把自己專業(yè)見解和法治理念分享給干警,為檢察系統(tǒng)人才培養(yǎng)做出了甘為人梯的奉獻。 

  初心彌堅守清貧 

  從王敏家到舒城縣檢察院,騎行需要半小時,寒來暑往,王敏騎著一輛自行車在這條路上走了30多年。除了幾身“檢察藍”外,王敏沒有兩件像樣的衣服,一件襯衫穿了很多年,領(lǐng)子磨破了也是他眼中的“寶貝”。夏天的背心破了好幾個洞,妻子要扔掉,他卻舍不得,“他不在乎吃穿用行,心思都用在工作上。”王敏的妻子郭旭說。家里的家具,還是十幾年前置辦的,即使這樣,遇到各種愛心募捐、救災幫扶時,王敏總會積極伸出援助之手。時至今日,提起王敏,村里的老人還記得當年那個沖在一線的小伙子:“他不像是城里嬌生慣養(yǎng)的孩子,工作認真負責,還特別能吃苦?!?/span> 

  王敏是檢察戰(zhàn)線上的老戰(zhàn)士,30余載從檢生涯中,王敏就像一個擅長精雕細琢的工匠,用其過硬的法律專業(yè)知識,孜孜不倦地打磨每一起案件,守護著后輩們前行,耕耘著這片他摯愛的檢察天地。他是盡情燃燒的蠟炬,用縷縷光亮明辨群眾身邊的是非善惡;他是年輕干警的良師益友,用秉公辦案的匠人之心影響了身邊許多人。